當前,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新建醫療建筑也呈現出規模大、類型多、標準高等特點。在大發展的背景條件下,綠色醫院、智慧醫院等理念的發展以及循證設計、療愈環境設計等應用,使醫院建筑設計的理念不斷提升,但仍存在設計趨同性、缺少醫療工藝設計等問題。下面圍繞這些當前問題,對我國醫療建筑設計創新提供一點思考。
醫療建筑設計創新的方式
總結型創新
隨著技術的進步,數據的收集和處理的效率大大提高,并且在各行各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設計醫院時,完全可以應用數據來滿足醫院管理者的要求、改善設計方案。尤其是循證設計的運用,對醫療建筑及整個醫療和建設行業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循證設計的前瞻性可以幫助減免因技術更新或考慮不周導致的后期環境改造,而其多學科多專業參與的決策過程也使其建筑能更好地適用于最優化的運行管理模式,從而節省再建設所需費用及運行開支。通過這種總結型的設計理念,可以為設計創新提供更多的依據和思路。
落地式創新
由于項目的多樣化,在策劃階段,建議從醫院的實際情況出發,確定有利于醫院經營的設計依據,并深入醫院各個科室,將醫護人員、患者、管理者的各種需求進行整合,最終實現落地式創新。
個性化創新
個性化創新就是要突破傳統的醫院建筑設計模式,運用跨界的設計理念。醫院建筑作為最復雜的民用建筑,主要在于其功能性上。如何在保證功能性的同時突出個性化是需要重點考慮的。
從體驗感出發
比如荷蘭的很多醫院建筑,非常注重醫院內的視覺設計,建筑師從給患者提供愉悅的體驗感為出發點,在內部的處理上,經常運用模糊設計和人性化燈光設計手法來淡化患者進入醫院和在醫技科室檢查時感受。有些醫院的入口更是與城市相融,使患者進入醫院時不會有明顯的差別,讓患者間接忽視身處醫院的事實。
從當地文化入手
從融入當地民族風俗、引入地方文化和傳統建筑特色為出發點,用以表達醫療建筑的地域文化特征。
結合現代科技
新型信息技術已在社會各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工業和信息化部還專門召開加快5G發展專題會,研究部署加快5G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服務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工作。新型信息技術已使醫院建筑的醫療工藝的規劃更加科學,AI通過基于5G的大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可以更加客觀地推導醫院學科的發展趨勢,業務總量、運營成本以及相應空間規模的需求。因此,結合新技術,將改變醫療建筑設計的模式和理念。
綜上,醫療建筑作為民生建筑,備受關注,如何在保證醫院建筑基本功能的基礎上實現設計創新,是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問題。尤其是隨著新型信息技術的應用,勢必將更好地為民眾建設出滿足健康醫療需求的醫療專業設施。